產后恢復期間預防產褥期疾病需結合科學護理與合理調養。產婦可通過適度活動、均衡營養及個人衛生管理降低感染風險,同時關注心理狀態調節。
產褥期需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及時更換護墊,避免逆行感染。室內溫度控制在24至26攝氏度,空氣流通有助于減少病原體滋生。飲食應增加優質蛋白與膳食纖維攝入,如魚肉、雞蛋、綠葉蔬菜,促進傷口愈合與腸道功能恢復。每日進行輕度肢體活動,如腹式呼吸或床邊行走,可改善血液循環并預防靜脈血栓。哺乳期間需采用正確姿勢,交替更換哺乳位置,防止乳腺管阻塞。出現情緒低落或焦慮時,可通過音樂療法、親友溝通等方式疏導,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支持。
建議產婦穿著寬松棉質衣物,哺乳前后清潔乳頭,每2-3小時哺乳或排空乳房。觀察惡露顏色與氣味變化,體溫超過38℃或會陰紅腫需及時就診。用藥需嚴格遵醫囑,如頭孢克肟控制感染、雙氯芬酸鈉緩解疼痛、乳果糖改善便秘等情況。恢復期間避免負重勞動,42天產后復查評估盆底功能,確保全面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