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科學護理可降低產褥期病癥發生風險。通過合理調節生活習慣、關注身體變化、及時就醫干預等措施,多數產婦能有效規避傳統認知中的"月子病"。
保持個人衛生是預防產褥感染的關鍵。分娩后惡露排出期間需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及時更換衛生用品,產褥汗較多者需穿著透氣棉質衣物并定時擦浴。哺乳前后需清潔乳房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乳頭皸裂時可涂抹醫用羊毛脂軟膏。合理補充營養需遵循高蛋白、高鐵、高維生素原則,每日保證500ml液態乳制品及適量動物肝臟攝入,但需控制高油高鹽食物。充足睡眠需與適度活動結合,順產24小時后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剖宮產術后需遵醫囑逐步恢復行走。室內環境需維持24-26℃并定時通風,避免冷風直吹但無需過度包裹。
產婦出現體溫超過38℃、惡露異味或出血量突增等情況需及時就診。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如使用布洛芬緩解疼痛、頭孢類抗生素控制感染時,需同步評估藥物對乳汁的影響。產后42天應按時進行盆底功能及子宮復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