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激酶,顧名思義就是從納豆中分解出來的一種物質(zhì),是絲氨酸蛋白酶,對人體有溶血栓、軟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但是過猶不及,納豆激酶不能多吃,否則還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
一、簡介
納豆激酶是一種枯草桿菌蛋白激酶,它是一種由納豆枯草桿菌發(fā)酵產(chǎn)生的絲氨酸蛋白酶(Bacillussubtilislnatto)。能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環(huán),軟化增加血管彈性等作用。
納豆在1980年發(fā)現(xiàn),它由275個固定排列的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27724,具有獨特的分解血栓功能,其活性效果用固有單位 FU表示。
二、機能作用
納豆激酶的一個顯著作用就是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MimuguF等人用血凝塊溶解分析法涮定了納豆激酶的纖溶活性,并將其與 Plasmin相比較,發(fā)現(xiàn)納大豆酶的纖溶酶活性為4倍; MiLsugu、 F。納豆激酶經(jīng)靜脈注射到化學誘導的血栓模型中,發(fā)現(xiàn)明顯的血栓溶解,與纖溶酶和彈性蛋白酶相比,顯示出更強的纖溶能力。以上研究提示納豆激酶
體外和體內(nèi)均有纖溶活性納豆激酶的作用,同時可激活體內(nèi)纖維蛋白溶酶原,從而使內(nèi)源性纖溶酶數(shù)量增加。健康人口服納豆激酶后,會產(chǎn)生如下效果:
1、尤球蛋白溶解時間顯著縮短(ELT);
2、血清纖溶活性增加;
3、t-PA在血漿中的濃度升高。NK具有安全、穩(wěn)定和良好的溶解血栓作用,可作為口服血栓治療的口服制劑。
三、吃藥方法
正常情況下,納豆激酶的日常維持量不應低于2000 FU。所以,醫(yī)學營養(yǎng)專家建議服用納豆激酶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
1、正常或亞健康人群每天攝入2000 FU,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用量,大部分人服用7天后身體會有反應,自覺精力旺盛,眼睛干澀癥狀等開始好轉(zhuǎn);敏感人群當天即有反應。
2、每天攝入量2000FU-5000FU,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推薦的劑量,15天左右就會有積極的反應,比如手腳冰涼、胸悶心慌、肢體麻木、頭暈眼花、失眠等癥狀,2-3個月左右血壓、血脂指標逐漸向正常值靠攏,待指標正常時可減量至健康維持量。
3、每天攝入量5000FU-7000FU,是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患者推薦的劑量,在1月左右,自覺癥狀開始緩解,維持3個月后,可逐漸減量。
4、納豆佐餐沒有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攝入量要高于日本標準,每日納豆激酶攝入量達到5000 FU以上,更適合國民預防、保健、調(diào)理。納豆激酶的作用時間為8小時[3],在人體內(nèi)的作用時間為8-12小時,早晚分次服用,可以作用全天,使有效成分停留時間更長,更利于吸收,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