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友病鑒別
1、臨床類型的鑒別
1ml正常血漿所含的凝血因子的總量被定義為1個單位的因子。用活性的百分數表示因子的水平,即100%的水平(1U/ml)等于1ml正常血漿中因子的活性。根據因子Ⅷ:C或因子Ⅸ:C無活性經心水平的高低將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分為重型<1%,中型1%—5%,輕型>5%—25%及亞臨床型>25%—45%四種臨床類型。
2.3種血友病的鑒別
血友病甲與血友病乙的臨床出血表現和家族遺傳形式類似,兩者APTT皆延長,難以鑒別。血友病乙的出血癥狀與血友病甲相似,但是絕大多數患者為輕型,出血癥狀所有大多較輕。血友丙較為少見,雜合子患兒無出血顯著癥狀,只有純合子者才有出血傾向。嚴重出血的本病患兒常合并ⅤⅦ等其他就是因子缺乏。TGT和糾正試驗可以鑒別。最可靠的診斷手段是FⅧ∶C測定輔以vWF∶Ag測定和FⅨ∶C測定輔以FⅨ∶Ag測定。
3.不同類型的血友病鑒別
血管性假血友?。菏沁z傳性出血性疾病的最常見類型,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該病患者的血液中幫助控制出血的馮維勒布蘭德因子(vWF)質或量的異常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礙,因此凝血和止血時間變長。血管性假血友病通常沒有其它出血性疾病嚴重,許多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有這種病,因為他們的出血癥狀很輕。對絕大多數患者而言,此病對他們的生命影響很小或沒有損害,除非嚴重受傷或需要手術。實驗室檢查可借助于阿司匹林耐量試驗、血小板對瑞斯托霉素的誘導無凝集反應及vWF因子抗原(vWF∶Ag)測定等鑒別。
血管性血友?。?此類疾病特別應與血友病甲相鑒別,其特點是有或無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隱性遺傳規律,男女均可發病,出血癥狀類似血友病。實驗室檢查:出血時間延長、阿司匹林耐量試驗陽性、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誘導血小板聚集、APTT延長、FⅧ∶Ag下降或正常、vWF:Ag減低或正常(如正常需進一步檢查是否為變異型)。
4.不同因子缺乏表現相似疾病的鑒別
獲得性因子缺乏癥:常見的是獲得性FⅧ缺乏癥,而獲得性FⅨ缺乏癥少見,臨床表現和血友病相似,但出血程度較重,較多發生在妊娠女性、惡性腫瘤和免疫功能異常的患者。實驗室檢查APTT延長,小量的正常血漿不能糾正,測定抑制物滴度可以明確診斷。但應注意的是重型血友病患者長期應用因子替代治療,可產生因子抑制物,血友病甲發生因子抑制物的發生率遠高于血友病乙的發生率,此類患者治療非常困難,出血死亡率高。
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出血特點與血友病相似。除出血外尚有原發疾病的征象。實驗室檢查凝血時間延長或不發生凝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定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