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津液不足易引發口干、食欲減退等不適,通常需通過飲食調整配合藥物干預改善。中醫認為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是核心誘因,需以養陰生津為調理方向。
飲食選擇需注重清淡溫潤,推薦銀耳百合羹、荸薺蓮藕湯等富含膠質及水分的膳食,避免辛辣燥熱食物損耗陰液。山藥、小米等黃色食材可增強脾胃運化能力,適當飲用烏梅山楂飲有助于促進唾液分泌。針對胃陰虧虛型患者,臨床常用生脈飲、沙參麥冬湯等經典方劑,其中麥冬、石斛、玉竹等藥材具有滋陰潤燥功效。作息方面需保持規律進食時間,避免熬夜加重虛火,餐后半小時輕柔按摩中脘穴可輔助調理氣機。
日常需注意監測舌苔變化,若出現舌紅少苔伴持續性口渴,建議至中醫科進行脈診辨治。用藥需經專業醫師辨證指導,避免長期自行服用寒涼滋膩藥物損傷脾胃陽氣。餐前可含服少量話梅等酸性食品刺激唾液分泌,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