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拔骨原理
人體軟組織與關節功能障礙常通過力學調整改善不適癥狀。中醫理論中,筋骨失衡多與氣血運行受阻相關,適度牽拉可促進局部循環。
中醫將筋與骨視為功能協同的整體,筋主約束骨骼,骨為運動支撐。筋骨失和易引發肢體僵硬、活動受限等問題。傳統手法通過特定角度的牽伸動作,逐步增加關節活動范圍,松解粘連的筋膜組織。現代康復醫學認為,肌肉延展性下降會改變關節力學分布,針對性拉伸能恢復肌肉彈性,減輕異常應力對軟骨的磨損。臨床常見如頸椎牽引調整椎間隙壓力,腰椎懸吊訓練增強核心肌群穩定性。需注意,急性扭挫傷或存在骨質疏松者應避免過度牽拉,防止二次損傷。
出現持續性關節疼痛或活動障礙時,建議盡早就診明確病因。日常保持適度拉伸鍛煉,注意運動前熱身與動作規范。涉及關節調整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操作加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