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醫用來治療疾病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這種治療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穴位的掌握來治療疾病的,女性在月經期間應該盡量減少艾灸,因為艾灸的時候會使全身的血循環加快,會使女性的經血量偏多,但是艾灸卻能夠緩解女性痛經,那么月經期間艾灸都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呢?
1經期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主要作用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如果是經血量比較少的女性,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來排除體內的一些瘀阻,達到促使經量增多的目的。
2經期艾灸的好處
溫經和血,驅散寒邪:艾葉性溫,點燃熏灸學位是,能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的功效;
行氣活血,消淤散結:艾灸溫熱刺激穴位,可使氣血協調,血脈和利,有行氣活血,消淤散結的功效。
3經期可以艾灸哪些穴位進行調理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關元穴: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子宮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后三分之二交點上。
4經期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來月經的時候都可以進行艾灸,有的女性來月經時經血量比較大,這種情況下進行艾灸的話是不妥的,因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經血量多時候還用艾灸方式調理,反倒會使經血量更多。
5經期艾灸的注意事項
注意保暖和防暑:艾灸的時候體表部位有部分會暴露在外,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天高溫時注意防止中暑,同時要注意室內溫度調節,保持通風透氣;
注意體位和穴位的準確性:艾灸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根據處方找準艾灸的部位或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注意思想集中:艾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而且還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用艾柱灸時要小心,防止艾柱翻滾脫落,燒傷皮肉。
過于饑餓或是吃的過飽的情形下不適宜進行艾灸。
6哪些人群不適宜進行艾灸
經血量多的女性不適宜進行艾灸;
熱性體質人群,高熱人群不適宜進行艾灸;
陽虛陽亢,邪熱內盛,熱癥和實癥人群不適合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