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人麻又叫大麻仁,麻線,麻子等等,因為在中國的不同地區分布種植,所以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名稱和叫法,果實是在秋天成熟,喜歡生活在溫暖而且潮濕的地方,只有這樣的土壤才能種植出更好的火麻仁,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關于火麻仁的相關介紹,了解到火麻仁中的藥性價值以及其中的藥理狀態。
火麻仁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的干燥成熟種子,別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線麻子。火麻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紙土壤或粘質土壤為宜。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后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功效潤腸通便、潤燥殺蟲,臨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
基本介紹
大麻
一年生草本,高1-3m。莖直立,表面有縱溝,密被短柔毛,皮層富纖維,基部木質化。掌狀葉互生或下部對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深綠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氈毛;葉柄長4-15cm,被短綿毛;托葉小,離生,披針形。
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絲細長,花藥大;雌花簇生于葉腋,綠黃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質,雌蕊1;于房圓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圓形,長4-5mm,質硬,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火麻仁
大麻干燥果實呈扁卵圓形,長4~5毫米,直徑3~4毫米。表面光滑,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棕色或黑色花紋,兩側各有1條淺色棱線。一端鈍尖,另端有一果柄脫落的圓形凹點。
外果皮菲薄,內果皮堅脆。綠色種皮常粘附在內果皮上,不易分離。胚乳灰白色,菲薄;子葉兩片肥厚,富油性。氣微,味淡。以色黃、無皮殼、飽滿者佳。產廣西巴馬、黑龍江、遼寧、吉林、四川、甘肅、云南、江蘇、浙江等地。
別名
大麻仁、火麻、線麻子
來源
本品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源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莖粗壯直立,有縱溝,密生短柔毛,掌狀復葉互生或下部對生。夏季開花,排列成長而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瘦果扁卵圓形,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包裹。
藥材性狀
本品果實呈卵圓形,長4~5.5mm,直徑2.5~4mm。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紋,兩邊有棱,頂端略尖,基部有1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種皮綠色,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炮制加工
除去雜質及果皮。炒火麻仁:取凈火麻仁,照清炒法(附錄
ⅡD)炒至微黃色、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