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第一腰椎棘突下三焦俞穴,旁開1.5寸。
簡易取穴:髂平第四腰椎棘突,向上依次向上數(shù)三棘突,即第一腰椎棘突。棘突從肩胛骨內(nèi)側(cè)向下引一條豎直的線,這個線與背部正中線之間為3寸,一半即為1.5寸,此線與第一腰椎”棘突的交點的一半即是此穴。
·主要治療概況
此穴為三焦的背俞穴,也就是三焦之氣輸入于背部的穴位。三焦俞的主要作用是治療腹脹、完谷不化、嘔吐、泄瀉、痢疾、腰腎及腹脹等疾病。尿潴留、胃炎、腸炎、腎炎、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的治療都有一定的療效。
·理療法
方法一:按摩法先在三焦俞附近尋找反應(yīng)點,主要是壓痛點,用一只拇指按壓這個點,順時針方向按揉,一般15分鐘左右,早晚各一次,雙側(cè)穴位可同時進行。三消化的“總管穴”是焦俞穴,起著上通下的作用,主要調(diào)節(jié)人體脾胃功能和肝腎功能,當(dāng)穴位受阻不暢時,就會有消化道疾病,比如腹脹、腸鳴、嘔吐、泄瀉等消化道疾病,按摩這個穴可以起到理氣調(diào)暢的作用。按摩三焦俞穴對改善小便障礙的作用也十分明顯。
另外,三焦俞穴有代表性的治療糖尿病穴位,糖尿病人患者的胰島系統(tǒng)受損,通過按摩三焦俞穴,可以輔助治療糖尿病。不過也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此法會很快起作用,這需要長期堅持,方能起到效果。
方法二:艾灸法取一根艾條,將其點燃端對準(zhǔn)三焦俞穴施灸,距離皮膚約2至3厘米,一般每穴施灸10至15分鐘,至皮膚紅暈而不致燙傷皮膚為度。還可以在此穴行隔姜灸,取一元硬幣大小的姜片,約3至5毫米厚,用牙簽在姜片上穿刺數(shù)孔,并置艾灸,用火點燃施灸,一般一次5至7次。具有艾葉、穴位的雙重功效,可起到利水通淋、調(diào)理三焦之作用。生姜具有外散寒邪的功效,隔姜灸施于三焦俞可通一身元氣,使全身寒濕之邪通過小便或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對于水腫、腸鳴、嘔吐、腹瀉等疾病都有明顯效果。
拔火罐法選取適當(dāng)尺寸的玻璃罐,將用95%酒精蘸上火把,然后放入罐底,隨即取出,將罐扣在三焦俞穴上。如果沒有火罐,也可以用真空的氣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