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 女性病人,有多次分娩史或引起盆腔壓力增高的疾病;在一側大陰唇內或肛門旁,出現可復性包塊。直立時或腹內壓增高時出現平臥時消失。
2.體征 在一側大陰唇或肛門旁可觸及質軟、無痛性包塊;腹部加壓出現可手法復位沖擊試驗陽性。
大陰唇或肛門大小不等、質軟無壓痛包塊的鑒別診斷:
1、盆腔腫塊:盆腔包塊常為婦科患者就診主訴之一,更是婦科盆腔檢查常見的重要體征。盆腔包塊多來自女性內生殖器,包塊可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無意中發現;亦可因并發其他癥狀如疼痛用尿困難或因其他疾病就診而做盆腔檢查時被發現。
2、外陰皮膚腫脹:由于炎癥或者性病等原因引起的外陰部腫脹的癥狀。
3、輸卵管腫塊:婦科檢查時在下腹部常可觸及一側或兩側輸卵管增粗或腫塊。質實兼有囊性感,呈臘腸樣或形狀不規則,有輕觸痛,活動常受限。排液后腫塊縮小。液體積聚后又復增大。
手術修補是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方法包括傳統經會陰、經腹及兩者結合途徑的修補手術以及腹腔鏡會陰疝修補手術。應根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性活動要求,以及醫院的設備和技術條件等來決定手術方式。
1.經腹會陰疝修補術 該法的優點是顯露清楚,處理疝囊可靠,尤其疝內容物發生嵌頓及絞窄者更為合適。病人取仰臥頭低位,作下腹旁正中切口。認真探查盆腔底部尤其是闊韌帶前后的好發部位,用鹽水紗布墊隔開腸道,顯露疝小心將疝內容物自疝環口處牽引出,并檢查有無絞窄壞死后送還腹腔。將疝囊游離后,翻人盆腔,頸部貫穿縫扎,切除多余的疝囊;若疝囊難以游離翻入盆腔可在疝囊頸部作荷包縫合結扎。如肌肉裂隙小,可以直接縫合關閉缺損;若肌肉裂隙較大,可將闊韌帶底部的下端與子宮直腸韌帶相縫合,或縫合部分直腸壁以加強修補。近年來一些學者報道應用marlex mesh修補會陰疝效果滿意。
2.經會陰會陰疝修補術 取膀胱截石位,在患側陰唇的皮膚黏膜線上做“U”形切口,自前庭腺的開口處向后橫過會陰至對側的同一點上,潛行游離至疝囊,將疝囊分離并切除。盡可能地作高位縫扎及修補。該法的優點是創傷小,較易接近疝囊。但視野小,修補困難,疑有絞窄者禁用。必要時可采用聯合經腹途徑進行疝的還納、疝囊的高位縫扎和修補術。
3.腹腔鏡會陰疝修補手術 腹腔鏡手術已有20余年的歷史,但應用腹腔鏡技術行會陰疝修補卻則最近2~3年來才見有作者報道的。該手術切口小,損傷輕,疼痛不重,恢復快,有條件者可選擇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