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一項不小的手術,主要是由于髖關節有嚴重的損傷而采取的補救措施。通常全髖關節主要由人工髖臼和人工股骨頭組成,目前手術治療效果也比較好,術后僅需注意注意事項。
1.注意手術后移動,保持外展、外旋、輕度屈曲位。睡前用梯形枕夾在雙下肢之間固定3-6月。
2.手術后24小時,防止傷口應用如傷口、體溫等感染癥狀,24小時后可停用抗生素。如果情況需要繼續使用。
3.高效的負壓吸引非常重要,主要是為了防止感染,還可以觀察記錄引流液顏色的變化和引流流量。引流管的留置時間不應超過72小時,引流24小時不能超過20 ml。
4.手術后24小時內常規拍 X線片,檢查髖臼內骨頭的位置,也便于術后比較。
5.關節術后麻醉后即應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做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防止深靜脈栓塞。體質較好的病人在術后24小時內可下床,試著站立,病情較差可以在術后2-3日下床活動,術后14-21日拆線,一般情況下術后1月可持雙拐下地行走,術后2月可雙拐下地行走,術后2月可進行雙拐行走,但需雙拐行走,外展不低于40°。鍛煉過程中可輔以理療,如有疼痛、局部炎癥等,應及時隨診治療。
6.密切隨診(術后一、二、三、六、十二月及以后每年),以指導鍛煉和了解情況。經常做 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并發癥,如有疼痛、炎癥,要找出原因,及時處理。X線片檢查要注意觀察有無骨與骨水泥、與柄間的透亮帶、柄折斷、骨水泥折斷、柄端與髓腔內側的關系、假體下沉、股骨被距吸收、股骨上端內側骨水泥裂開、骨質吸收等
假如手術后處理不當都會導致疾病復發;這也是很多患者擔心的;以為是醫院的治療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