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下焦寒濕這個問題,患者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進行調理,首先最重要的是心態調理,大家要學會保持平衡的心態,讓自己積極樂觀一點,另外要進行飲食調整,這時候要多吃一些溫熱性的食物,那些寒涼的食物一定要忌口,然后要加強運動鍛煉,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等等,那么下焦寒濕的人會出現什么癥狀呢?
下焦寒濕有什么癥狀?
下焦濕熱證是指濕熱邪氣引起腎和膀胱的蒸騰氣化失常,大小腸的傳化糟粕功能異常所表現出來的浮腫、蛋白尿、血尿、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口中有尿味(或氨味)、貧血等嚴重的腎衰癥狀。濕和熱都是中醫的一種致病因素。主要表現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黃膩、脈濡數等。下焦濕熱多采用清熱利濕的治法,常用的中藥有金銀花、半枝蓮、萹蓄、瞿麥、石韋、車前子、木通等。平時飲食上可以吃一些薏苡仁,赤小豆等清利濕熱的食物。最好再進行適量的運動,以發汗除濕,同時注意下半身服飾要寬松,利于排濕,防止發疹。
下焦一般是指肝腎兩臟,下焦濕熱一般是指溫熱之邪侵襲下焦,導致肝腎表現為濕熱的癥狀,比如說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象遲緩等。腎陰不足的主要癥狀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男子遺精早泄、失眠健忘、口咽干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午后顴紅,小便短黃,舌紅少苔脈細數。相火妄動是指心火比較旺盛,精關不固,一般是由腎陰虛或者腎精不足引起的。前者忌服溫補類的藥物,后者忌服清熱類或者泄類的藥物。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清利濕熱的中成藥或者治療尿路感染的西藥。同時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生氣過多,否則會加重肝經濕熱。
濕熱病后期,濕熱之邪侵入下焦大腸或膀胱等處,以小便淋漓灼痛或癃閉,大便腥臭稀溏或秘結,小腹脹痛,或帶下黃臭,身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常見癥的證候。腎陰不足即腎陰虛腎陰虛證的臨床表現以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為主癥。可兼見男子遺精,女子經少經閉或崩漏等。腎主骨生髓,腰為腎之府,腎陰不足,髓減骨弱,骨骼失于濡養,相火寄藏于肝腎,肝腎陰虧,陰不斂陽,相火不受其制而偏亢,火勢上逆,功能病態亢進的病理變化。精關不固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癥。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有各種原因導致的相火偏于亢盛,容易引起熱像;有原因導致的精關不固,容易滑精遺精等癥狀的人,不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