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檢查嚴重的溶血性貧血 在數天至數周內可發生反復的溶血,網織紅細胞增加,髓母紅細胞增加。親血色蛋白減少。血常規示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下降,血小板下降,持續數天至數周。末梢血涂片 可見到怪異形狀紅細胞、盔形細胞和破碎的紅細胞。生化檢查示有代謝性酸中毒、高血鉀、高血磷和低血鈣、稀釋性低血鈉,氮質血癥,膽紅素及轉氨酶增高,總蛋白和白蛋白降低。累及胰腺者有高血糖。
2.尿檢查 血尿、蛋白尿和血紅蛋白尿,尿沉渣鏡檢有紅細胞碎片、白細胞及管型。
3.糞便檢查 典型的腹瀉后HUS有賴于糞便細菌培養和血清學分型。用免疫磁分離技術(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分離EHEC 0157:H7,較培養方便快速。
4.Coombs試驗 多為陰性,紅細胞酶活性正常。
5.其他
1)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正常或輕度縮短。Ⅴ、Ⅷ因子正常或稍增加。纖維蛋白裂解產物增加。ATⅢ可減少。
2)血清C3、C4和CH50可下降。C3可沉積在某些病人的腎小球內。血清IgG濃度開始下降,而IgA和IgM增加。在腎小球系膜區常檢出IgM沉積物。纖維蛋白原沉積常見。
3)有些病人BUN增加。
4)有些病人血清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磷可增加。
其他輔助檢查:
1.常規做X線胸片、心電圖、B超、腦CT等檢查。 1.心電圖、B超和X線等檢查 并發心肌損害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者,可有心電圖、腦電圖、腦CT、腦MRI等相應的異常改變。
2.腎臟病理改變 一般根據光鏡所見,將其分為血管型、腎小球型、腎皮質壞死3種病理類型。免疫熒光檢查可見IgM、C3及纖維素沉積在腎小球血管壁;電鏡可見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腫脹和脫落,管腔內有紅細胞碎片、血小板和凝聚的纖維素,見到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及球性或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典型的病理特點是在腎臟內有廣泛的腎小球血栓形成。本病的腎臟組織學改變分為4組,即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彌散性系膜增生性腎炎、彌散性腎小球硬化、微小病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