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健脾胃的中藥
氣血不足伴隨脾胃虛弱時,臨床多通過中藥配伍調理。常用藥物包括黃芪、黨參、白術等,需經中醫辨證后使用,不可自行盲目服用。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功效,適用于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者。黨參既能補中益氣,又可生津養血,對食欲不振、體虛倦怠有效。白術擅長健脾燥濕,可改善腹脹、泄瀉等運化失常癥狀。茯苓配伍山藥可增強健脾滲濕作用,兼顧平補肺腎。當歸與龍眼肉聯用可氣血雙補,緩解面色萎黃、心悸失眠等癥。此類藥物多需根據患者體質差異調整劑量和配伍,如陰虛火旺者慎用溫補類藥材,濕濁內蘊者需佐以行氣化濕藥。煎煮方法及療程需遵醫囑,避免長期過量服用引發腹脹、上火等不良反應。
日常需規律飲食,減少生冷油膩食物攝入,適當食用小米、南瓜等易消化食材。脾胃虛弱者應避免空腹飲茶,注意腹部保暖。若出現持續倦怠、食欲減退或大便異常,建議至正規醫院中醫科就診,經舌脈診察后規范用藥。存在慢性疾病者需提前告知醫師用藥史,防止藥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