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黃是醫學上經常用到的一種中藥材,這種藥材外用和內服兩種方法都很好,還能治好月經不調、心悸等癥狀,即使是頭發出現一些早白的癥狀,也可以通過熟地黃來治療,但是這種中藥材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服用的時候要多注意藥物的劑量。
全國各地和國外均有栽培。根的藥物治療中藥材熟地黃為生地黃的炮制制品,其表面烏黑有光澤,質軟而柔軟,味甘,性微溫,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等功效。主要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 、月經不調、眩暈耳鳴、須發早白等癥。
生地黃熏蒸至黑潤,為熟地黃,該產品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內外均為黑色,有光澤,外表面皺縮不平。水份潤澤,中央部有光亮的油狀塊狀,粘性大,質軟,氣微,味甜。經九蒸九曬,以塊根肥大,軟潤,內外烏黑發亮者為佳。
作用
益血滋陰,益精填髓。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 ,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熟地黃補充資料:熟地黃屬統貨品,一般不分等級。要一個大,體重輕,質軟油潤,斷面黑,甜味佳。尤其是產于河南的懷慶地黃最好,為四大懷藥之一。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熟地黃可分為蒸熟地黃 、酒熟地黃 、砂仁制熟地黃、熟地黃炭、熟地黃炭,制熟地黃于容器內,以制熟地黃密封,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陰蛀。
適于人群
該產品性質粘膩,不利于消化,凡脾胃虛弱、氣滯痰多,食少便溏者忌服。
食療作用
甘,微溫。歸肝,腎經。入血分,質柔潤降。
熟地黃具有強心、利尿、降血糖、提高外周白細胞、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實踐指南
凡血虛心脾失養,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宜與當歸相須為用,凡肝腎陰虛、頭目昏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盜汗、遺精者,可與山茱萸、山藥、牡丹皮等配伍;如在此基礎上,加知母、黃柏,可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夢遺,尺脈有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