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情緒一般是能控制的,出現負面情況會有原因,但有些人會莫名其妙的出現心煩易怒愛發火的現象,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肝火旺盛造成的,這種情緒的影響很大,需要盡快的進行改善,否則跟個炮仗似的,誰都受不了。那么,心煩易怒愛發火吃什么藥?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易怒的人大多是因為肝火旺導致的,肝火旺就是肝的陽氣亢盛表現出來的熱象,多因酒精肝、脂肪肝或病毒性肝炎導致。
肝火旺盛有什么表現?
肝火旺的癥狀一般較明顯,從外表來看人會比平時消瘦,脾氣暴躁,情緒不好,食欲不振,厭食厭油易發黃褐斑,女性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口苦咽干。
名稱咯血方
出處《丹溪心法》
來由咯血一證,原因甚多,肝火灼肺即其因之一。本方用青黛、山梔瀉肝涼血;瓜蔞仁、海蛤粉清肺化痰;再加訶子斂肺止咳。諸藥同用,可瀉肝火以涼血,清肺熱以止咳,共奏清肝寧肺之功,使火不犯肺,則肺氣肅降,痰飲得化,咳嫩寧息,咯血自止。故名“咯血方”。
組成本方由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蛤粉五種藥物組成
用于用于肝火灼肺所致之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等癥。有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之功。
出處《蘭室秘藏》
來由本方為治頭風之常用方,尤適于風濕熱上攻于頭,長期不愈者。頭風,指頭痛經久不愈,時發時止者。方隅云:“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醫林繩墨》)“清空”,這里指頭部,頭為諸陽經之會,清空之府。本方作用于清空部位,專治頭風。其服法是:每次用少許藥末,茶水調為膏狀,抹在口中,再用白開水沖下,組成本方由川芎、柴胡、黃芩、黃連、防風、羌活、炙甘草諸藥組成
用于用于風濕熱邪上壅頭目所致之偏正頭痛,年久不愈者。有清瀉肝火,祛風止痛之功。
名稱痛瀉要方
出處《醫方考》
來由肝脾不和之腹痛泄瀉,稱為「痛瀉」。吳琨云:「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宜,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醫方考》)本方藥僅四味,白術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陳皮辛能利氣止痛。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