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脈的穴位為中脘穴,在上腹部,人體前中線,肚臍上4寸。中脘為胃的募穴,胃氣聚在這里,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和任脈交叉的穴位,可使胃經與任脈相通。胃經是多氣多血之經,任脈總能調陰經和三焦。與此同時,中脘或腑會,六腑精氣匯合于此。所以,中脘穴廣泛用于內科疾病,不僅與脾胃、腸道、肝膽等疾病有密切聯系,還能治療氣虛證、肢體經絡等疾病。
中脘穴具有化濕、理中焦、調升降等功效。能緩解胃脘痛、嘔吐、水腫、食欲不振、呃逆等癥狀。在化療后,腫瘤病人易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可在中脘穴進行熱敷,以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幾率。另外,黃疸多是由于濕邪作祟造成的,因為脾胃是生痰之源,濕邪困脾,也會影響肝膽的氣機,導致膽汁疏泄失常而引發黃疸,由于中脘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所以可以選擇中脘配合豐隆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