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一個動作重復了很多次之后,今后做起來幾乎不用思考,而是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這樣的動作穩定性也會更高,人們將此稱為肌肉記憶,值得一提的是,肌肉記憶有好處也有壞處,比如對乒乓球運動員來說,肌肉記憶就存在一定的壞處,下面介紹有關肌肉記憶的相關知識。
肌肉記憶是什么?
在肌肉練習中,肌肉對于一個長期反覆、一樣的動作,會逐漸記住它所帶來的運動強度和熱量的耗費,而呈現反射、習氣的接受力量,這就是所謂的肌肉記憶。
肌肉記憶(MuscleMemory)是一種自然法則,當教身體如何做某些事時,像是騎自行車、沖浪、瑜珈、跑步,這會創造生理藍圖(PhysiologicalBlueprint)。
一旦肌肉受到專業訓練,它就不會忘記這種狀態。有些朋友在訓練很長時間后中斷訓練,20年后再重新訓練,所需時間比那些從未接受過訓練的人少40%左右。
不過,正是因為肌肉有這樣的記憶,為了達到同樣或更好的的運動效果,需要提升運動強度,來離開這個肌肉記憶區,保持進步。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提高強度:提高訓練重量,縮短組間休息,增加訓練時間和次數。
肌肉記憶不僅包括身體如何完成事情,也包括肌肉組織的損壞、修補與重建。這個生理知識的觀念,能讓從受傷、治療甚至是懷孕中,更快、更容易回到原狀,甚至比以前更好。
肌肉是如何記憶?
肌肉記憶的鍛鏈過程起源于大腦。當學習新的事物,不管是如何進行SplitSquat或是如何操作雪板,大腦會動員全部適當的運動單元(神經:觸發肌肉纖維進行參與)來完成所需的動作。
一旦肌肉纖維從大腦備忘錄中開始行動時,他們就開始回傳訊息:
當動作時,啟動了肌肉、肌腱及關節中的感應器“名為本體接受器(Proprioceptors)”,接受器會將訊號回饋到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大腦知道啟動什么肌肉來進行接下來的動作。而這個回饋來回的訊號是持續在大腦與肌肉間來回進行的。
大腦會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創造出“通路(Pathways)”,而讓動作變的自動。這些重復動作所創造出的通路本質上會變成肌肉記憶。
當越來越頻繁的使用這些通路時,肌肉記憶就越牢固,即使有一段時間沒有進行。
舉個例子,熟能生巧就是講的肌肉記憶,籃球運動員的千萬次反復投籃練習造成了他的特定的肌肉記憶,標準的投籃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