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拉肚子不吃飯主要考慮是病毒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或者是寄生蟲感染導致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仔細檢查,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理。
1.病毒性胃腸炎
病毒性胃腸炎是常見的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可由多種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在因腹瀉住院的兒童中,有一半感染這種病毒。假如嬰兒腹瀉,并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而且還有不吃飯的癥狀,就很有可能是病毒性腸胃炎。
2.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菌(也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好發于小兒。細菌性痢疾常會導致小兒腹瀉,并伴隨有腹痛、排黏液膿血便和發燒等癥狀,也會導致食欲下降不吃飯。如果寶寶出現了這些癥狀,應該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檢查糞便培養,看是否是由細菌感染所致。
3.寄生蟲感染
寄生于小腸內的寄生蟲會引起腹瀉,還會有腹痛等不適,會導致小兒食欲下降、不吃飯。群居的寄生蟲很容易傳播,需要特殊治療。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比如勤換尿布和洗手,是防止寄生蟲感染的最好方法。
1歲寶寶拉肚子不吃飯還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檢查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