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體溫忽高忽低可能與環境變化、衣物加減等生理性因素有關,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結核以及顱腦外傷等原因導致的,需針對不同原因采取措施和治療方法。
環境溫度變化、衣物加減、情緒不穩等生理性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體溫異常,出現忽高忽低的情況。一般不用特殊處理,多飲水,注意休息,保持環境溫度穩定,舒緩心情,一般能自行緩解。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由病毒、細菌感染所導致,病原體入侵人體后,可能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出現體溫忽高忽低的情況。應注意休息,若是病毒引起的可遵醫囑使用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細菌感染導致的可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肺部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該疾病病程較長,發病時患者會出現午后低熱,傍晚到次日清晨降至正常的情況,有體溫忽高忽低的表現。還伴隨咳嗽、乏力、胸痛等異常情況。可遵醫囑使用異煙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藥物進行抗結核治療。
頭部受到外力沖擊,可能會造成顱腦外傷,患者神經中樞受損,造成中樞神經調定點功能向下移動或上調,出現體溫異常,忽高忽低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遵醫囑使用谷維素、甲鈷胺、維生素B1等藥物進行治療,營養腦神經,緩解體溫異常的癥狀。
此外,孩子體溫忽高忽低還可能與腫瘤、白血病等因素有關,排除生理性因素后,若癥狀持續或伴隨其他異常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