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狀態是一組癥狀綜合征,是指突然而來的、反復出現的莫名恐懼、緊張、驚恐和焦慮不安的情緒為特征的表現。焦慮狀態可能是焦慮癥引起的,也可能是軀體疾病、藥物因素、腦器質疾病及各種精神疾病所致。
焦慮癥,是最常見的一種焦慮狀態,可表現為廣泛性焦慮和驚恐發作。廣泛性焦慮指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緊張不安,并有顯著的自主神經癥狀(如心悸、多汗、尿頻、腹瀉等)、肌肉緊張、運動性不安、驚跳反射等。
驚恐發作是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不可預測地突然出現,發作間歇期內無明顯癥狀,只有因害怕再次發作而出現的回避表現。發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瀕死感、失控感等痛苦體驗。
疾病本身就是應激源,各種疼痛、心臟疾病、心絞痛、二尖瓣脫垂、陣發性心動過速、甲狀腺功能亢進、經前期綜合征、圍絕經期綜合征等軀體疾病均可伴發明顯的焦慮表現。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巴比妥類藥物等均可引起焦慮。抗精神病藥物本身及其引起的錐體外系反應常可導致焦慮狀態。許多藥物的毒性和戒斷反應也可引起焦慮。
與腦器質疾病有關的意識障礙,異常的精神體驗及社會適應困難都可引發焦慮狀態。病人常有焦慮不安或感覺迷惑、恐懼等表現,這類癥狀在環境變動和夜間更易發生。
抑郁發作時、精神分裂癥早期或癔癥,都可有明顯的焦慮。以上精神疾病所伴發的焦慮癥狀,首先應根據其臨床表現確定其原發病,并給予相應的治療,其焦慮表現可隨著原發病的好轉而減輕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