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一般指的是冷敷,并不存在冷敷的最佳時間這種說法,一般在受傷24小時內(nèi)冷敷效果比較好,但是時間應該控制在15~20分鐘,不宜過長。
冷敷是一種物理治療方式,通常使用冰塊、化學冰袋、濕毛巾等敷于頭額、鼻部、四肢外傷等部位的皮膚上,可以達到一定解熱、消腫、止痛的作用,而且對于發(fā)熱性疾病,通過冷敷的方式還可以起到降溫的效果。
正常情況下,如果患者因為受傷導致局部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癥狀,通過冷敷的方式可以使局部的溫度下降,促使局部血管收縮,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控制小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和減輕張力,還會通過消腫緩解腫脹組織對周圍的壓迫,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一般在受傷后24小時內(nèi)冷敷比較好。
通過冷敷治療后,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洗澡時避免傷口接觸水,患者需要嚴格戒煙或者是避免被動吸煙,根據(jù)天氣的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受涼感冒,影響到傷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