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肌酐(Cr)是由外源性和內生性兩類組成的,全血肌酐正常范圍應為88.4~176.8μmol/L;男性血清或血漿肌酐應為53~106μmol/L,女性血清或血漿肌酐應為44~97μmol/L。
機體每20g肌肉每天代謝產生肌酐1mg,產生速率為1mg/min,每天肌酐的生成量相當恒定。血中肌酐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測定血肌酐濃度可作為GFR(腎小球濾過率)受損的指標。全血肌酐正常范圍應為88.4~176.8μmol/L;男性血清或血漿肌酐應為53~106μmol/L,女性血清或血漿肌酐應為44~97μmol/L。
血清肌酐測定具有以下臨床意義:
血肌酐增高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①急性腎衰竭,血肌酐明顯的進行性升高為器質性損害的指標,可伴少尿或非少尿;②慢性腎衰竭,血肌酐升高程度與病變嚴重性一致。
1)肌酐:①器質性腎衰竭,血肌酐常超過200μmol/L;②腎前性少尿,如心力衰竭、脫水、肝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等血肌酐濃度上升多不超過200μmol/L。
2)血尿素氮/肌酐(單位為mg/dl)比值:①器質性腎衰竭,血尿素氮與肌酐同時增高,因此比值應≤10:1;②腎前性少尿,腎外因素所致的氮質血癥,血尿素氮可較快上升,但血肌酐不相應上升,此時比值常>10:1。
老年人、消瘦者肌酐可能偏低,因此一旦血肌酐上升,就要警惕腎功能減退,應進一步作內生肌酐清除率檢測。
當血肌酐明顯升高時,腎小管肌酐排泌增加,致內生肌酐清除率超過真正的腎小球濾過率,此時可用西咪替丁抑制腎小管對肌酐分泌。
血清肌酐濃度檢測是臨床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常用方法,但敏感性較低,不能反映早期腎損害。同時,血清肌酐濃度還受性別、年齡、肌肉量、蛋白質攝入量、某些藥物(如西咪替丁等)的影響。若肌酐測定值異常,建議及時就醫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