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環陽性屬于肝豆狀核變性。K-F環也叫做角膜色素環,它是肝豆狀核變性病的重要特征。患者會出現晶體渾濁,這是造成白內障的重要原因,另外會造成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會對暗環境適應能力下降。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進行良好的治療。
1、K-F環陽性什么意思
kf環是肝豆狀核變性的一個特征性表現,如果KF環陽性的話,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成立可能性非常大,當然還要綜合神經系統的檢查結果。
2、什么是K-F環
K-F環,即角膜色素環。是肝豆狀核變性病的最重要體征,95%-98%患者有K-F環。
L-由銅沉積于角膜后彈力層所致,絕大多數見于雙眼,個別見于單眼。
M-大多出現神經癥狀時就可發現此環,位于角膜與鞏膜的內表面上,呈綠宰色或金褐色,寬約1.3MM,光線斜照角膜時看得最清楚,但早期常須用裂隙燈檢查方可發現。
少數可伴晶體渾濁,白內障,暗適應下降及瞳孔對光反應遲鈍等。
由于體內銅的沉積有一個過程和時間,銅首先在肝臟沉積,沉積到眼部需要一定的年限,所以7歲以下兒童只發生肝病癥狀,K-F環則呈陰性。
利用K-F環診斷肝豆狀核變性,要注意排除假陽性和假陰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