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在生活當中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但是如果發現自己出的汗發黃,這時候就應該有所注意了,因為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很可能和一些疾病有關,這時候應該了解汗液發黃到底是什么原因,比如因為用了某種藥物,或者是肝膽疾病,都可能會導致汗液發黃。來了解一下汗液發黃是什么原因?
1、藥物的反應
以利福平多見,其他如核黃素、呋喃妥因、痢特靈等藥物,服用常規劑量即可能出現黃汗、黃尿。若過量或中毒則癥狀更顯著,此時患者應告訴醫生,以決定是否停用。
2、肝膽疾病
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肝膽結石、肝硬化以及肝癌、胰頭癌等。引起肝功能減退或膽汁瘀積堵塞,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增高,隨汗液排出體外,而出現黃汗。這類疾病大都有上腹部悶脹疼痛、乏力倦怠、厭油膩、鞏膜黃染、皮膚瘙癢、尿黃等癥狀。可以通過B超、肝功能等檢查來鑒別診斷。
3、某些溶血性、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誤輸異型血液,以及蠶豆病的患者,因紅細胞被大量破壞,間接膽紅素在血中滯留而致黃汗。瘧疾、傷寒、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癥的病人,由于紅細胞加快,肝臟功能受到損害,而出現黃汗。這些疾病較為嚴重,應早發現,早治療。
4、飲食因素
進食胡蘿卜、橘子、柑橙等食物,以及過量食用含色素的食品或飲料,也會出現黃汗,一般沒有其他不適的癥狀,無需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