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其實是源于對未知的一種恐懼,由于對環境不熟悉或者是對某個人不熟悉,所以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么,便會存在緊張的現象。當緊張的時候,說話聲音顫抖,可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方式來避免。
1、緊張時說話聲音顫抖如何避免?
如果是在某些特殊場合講話緊張聲音發抖,則需要排外社交恐懼癥。如果確診社交恐懼癥,治療上,主要以暴露療法或系統脫敏療法為主要治療方法,必要時,可以借助苯二氮卓類安眠藥(勞拉西泮、奧沙西泮等)、具有抗焦慮作用的抗抑郁藥物(舍曲林、帕羅西汀等)、普萘洛爾。如果是在任何場合與人接觸都緊張,同時,存在煩躁、胡思亂想、提心吊膽等其他焦慮癥的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則建議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
2、演講時聲音會顫抖原因是什么?
2.1、思想認識方面導致的自卑
演講者只看到其他演講者的優點,卻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否定了自己。尤其是當有專家或領導在場的時候,這種心理特別強,總覺得自己說的話會讓自己出丑,以致說不出話來。
2.2、不習慣在公共場合講話
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性的自我形象,總是期望別人用贊許的眼光看待自己,用高標準來評判自己。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公共演講中有許多未知的因素,理性形象面臨著危險和挑戰。面對如此復雜多變的環境,無法及時調整和準確把握。一旦內在體系被破壞,緊張和怯場就會自發地出現。
2.3、缺乏準備
這里的準備是指主觀和客觀方面的準備。主觀上,在上臺前,沒有對稿件的仔細推敲,沒有熟練的記憶,沒有精心的設計,對上臺后能不能成功不確定,上臺后自然會感到心虛,進而導致怯場。如果一個句子說得不好,一個行動做得不好,或者一句臺詞被遺忘,這種緊張就會加劇。
客觀上,沒有事先熟悉的客觀環境,例如:場地的大小、觀眾的人數、演講的順序、講臺的布置氣氛等都不了解,一上臺就覺得陌生,會產生緊張感。
2.4、身體狀況不佳
糟糕的健康狀況會分散演講者的注意力,影響情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