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腳氣不是突然就形成的,它是長期積累形成的癥狀,主要是跟大家的生活習慣有關系,特別是不良的衛生習慣,腳底出汗多,沒有注意腳底的清潔,而且腳底汗腺多鞋子透氣差,也很容易導致真菌感染,從而引起腳氣的發生,出現腳氣的癥狀,可以選擇泡腳的方法進行治療,不過要根據類型選擇藥物。
1、真菌感染
常見的真菌有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等,這些病菌生命力非常頑強,難以殺滅,常侵犯到人的腳部皮膚和指甲中,導致腳癬發生;
2、不良衛生習慣
不注意足部衛生、清潔和鞋襪不清洗、不晾曬等,或者與他人共用鞋襪、毛巾、浴盆等,均可導致腳癬的發生;
3、濫用藥物
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也可增加足癬的易感性;
4、其他
如足部外傷、肥胖、糖尿病以及妊娠女性等,發生腳癬的概率較高。
5.汗腺多
足跖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腳氣的治療
(1)糜爛型
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皰型
每日用熱水泡腳后外搽克霉唑癬藥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后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
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藥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藥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剝脫。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