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關于腳氣的用法原因比較通俗的理解就是因為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但是中醫和西醫對于腳氣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中醫一般認為腳氣的出現還會涉及到身體其他臟器,并不是單一發作的,所以中醫認為腳氣的誘因是多方面的,那么中醫講腳氣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濕熱下注
腳氣病在中醫看來是濕熱下注的表現,濕熱下注也是由脾胃虛弱運化無權,造成氣滯、瘀積所導致的,腳部出現發汗,長期得不到治療又處于封閉的環境下就容易造成霉菌的生長,形成腳氣病。但是濕性腳氣病在臨床上只是腳氣病類型中的一種。另外還有干性腳氣病和急性暴發性心臟血管型腳氣病兩種,這兩種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軟弱、疲勞、心悸、氣急癥狀,后者嚴重還可引發急性死亡。
2.感染
中醫也稱腳氣病為足癬,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于真菌的生長。
3.其他因素
腳氣的產生除了與人體質有關外,還與環境、空間等等休戚相關。而且,一般來說,南方人患腳氣的比例要比北方人多得多。所以,要想遠離腳氣的煩惱,我們還是要平日里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