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標準,針對低血壓的防止與醫治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年邁的人,更應當常常做血壓的查驗,以防自身出現低血壓的病癥。那麼,血壓小于是多少才稱之為低血壓?
醫藥學上一般對血壓小于90/60MmHg的情況稱之為“低血壓”,它可能由生理學或病理學等要素導致。在這兒我覺得順帶給大伙說說血壓的精確測量方法,這樣子大伙兒自身就可以常常檢測自身的血壓。
1.一律測右手臂肱動脈位置;僅有在右臂有異常狀況(如殘廢、癱瘓等)時,才測左上臂。這是由于,平常人上下兩邊手臂的血壓值是不一樣的。因為血管解剖學部位的不一樣,右邊血管內血液對血管壁的工作壓力超過左邊,故右邊的血壓一般要比左邊的高。二者相距達到10~20/10MmHg,高血壓病人兩邊血壓值的相距數還可能比平常人更大。
2.以座位血壓為標準。測時手臂不必被緊小的袖子所被壓迫,手掌心往上不必握緊拳頭,胳膊的高寬比應等同于心臟的高寬比。
3.精確測量前心態要穩定。靜座歇息15分鐘,不必焦慮不安地思索某一件事,或對自身的血壓反復推斷預估,或懷著一種焦慮的情緒。特別是在第一次精確測量血壓的患者,更無須焦慮(精確測量時,胳膊會稍麻木,沒什么痛楚),不然都是影響血壓。
4.第一次精確測量血壓的人,測出的血壓標值若很高,應使他歇息1小時后再次精確測量。每一次測血壓,務必量2次。若2次收縮壓相距4mmHg以上,則須測至持續2次收縮壓相距在4mmHg之內時才行。并取均值為標準。總得來說,血壓精確測量值小于標準值,也就是小于90/60MmHg下列時,稱之為低血壓。如果是只是偶測血壓明顯低于正常,另外又無一切不適感病癥,可臨時觀查,不用焦慮不安。但常常低血壓且伴隨頭暈目眩,困乏等病癥,就務必要引起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