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作為女性生殖系統中很重要的一個器官,對雌孕激素的分泌、月經的形成、排卵等過程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女性卵巢的功能在45歲之后會慢慢衰竭。有一些女性,未滿40歲就因為卵巢遭到破壞或其他原因導致卵巢出現衰退的現象。
卵巢早衰最明顯的特點是卵巢外觀呈萎縮狀,原發或繼發閉經伴隨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癥狀,如潮熱多汗、面部潮紅、骨質疏松和性欲低下等癥狀。
卵巢早衰不僅僅會帶來身體上的一些癥狀,也會造成女性不孕。所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卵巢的健康。月經如同卵巢健康的晴雨表,所以一些女性一旦發現自己月經量少就擔心是卵巢早衰。真相其實并不如此。
導致月經量偏少的原因
1、先天因素女性如果存在先天性子宮發育不完全,子宮偏小,畸形等因素,每次月經只有少量內膜發生脫落。自然月經量也是較少。
2、內膜損傷人工流產等一些涉及到女性子宮宮腔的手術或診斷,會導致女性子宮內膜存在損傷,更有甚者發生了宮腔粘連的情況。這也會導致月經量較少,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閉經的情況。
3、子宮感染當子宮內膜發生微生物或炎癥的感染,比如子宮內膜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發展成子宮內膜結核。這些感染會破壞子宮內膜。形成疤痕。這也會導致月經量較少。
快節奏生活下,巨大的工作壓力,心理創傷,或者受到過度刺激,加上不規律的飲食與作息,這也會導致月經量出現減少。
5、藥物的服用避孕藥物、精神類藥物、化療類藥物、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藥物都會導致月經量發生變化。
6、過度節食女性的月經與體重和體內脂肪含量有著極大的關系,一些女性過度減肥,極其嚴格的節食。會導致月經量出現變化。一旦發生經期問,這類女性應該立刻停止減肥。加強營養。
7、卵巢早衰卵巢早衰導致體內雌孕激素分泌減少,從而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的生長,引起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的發生。
女性在經期不注意保健,在經期受寒會導致盆腔內血管過分收縮從而影響到月經量,導致女性月經量偏少的原因很多,卵巢早衰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卵巢早衰會引起月經量偏少甚至出現閉經,但是月經量少并不意味著就一定患上了卵巢早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月經量的減少或閉經是身體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信號,對于自月經初潮開始經量就偏少女性,應首先考慮先天性子宮畸形。對于曾經月經量正常突然出現偏少情況的女性向,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人工流產手術、卵巢早衰、盆腔結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