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是家常便飯,所以就見怪不怪了。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肚子痛”是一種大的概念,它不是一種疾病名稱,而是一種癥狀。但是你知道這些莫名的腹痛背后所隱藏的危機嗎?
對于女性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幾乎涉及各種疾病。而最讓女性關心的,也最容易被腹痛表面現象所蒙蔽的正是女性的勁敵——婦科疾病。
一、痛經⊙痛經:在月經前后或經期中,發生腹部疼痛,從而影響工作和生活,稱為痛經。
⊙表現:小腹脹痛、精神緊張、抑郁、恐懼、情緒不穩定等。
⊙衡量標準:來月經時有無嘔吐、暈厥,能否堅持工作和是否須臥床休息。
⊙分類:痛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
原發性痛經與內分泌因素有關,婚后服避孕藥抑制排卵,即可使痛經消失。如果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引起的痛經,稱為繼發性痛經,常發生在30歲~40歲左右的女性。
疼痛劇烈時患者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冷、惡心、嘔吐,甚至暈厥、虛脫。所以長期痛經不可忽視,特別對于育齡女性,小小痛經也許會影響到生育。
⊙宮外孕:受精卵發育成囊胚后在子宮腔以外處著床發育,故又稱異位妊娠。
⊙表現:下腹一側撕裂樣疼痛,伴有惡心、便意感、下墜感。
⊙衡量標準:突然腹痛,還有6~8周停經和不規則的陰道流血史。
⊙原因:宮外孕是指子宮以外的妊娠,尤以輸卵管妊娠占95%以上。主要由于慢性輸卵管炎會導致管腔部分粘連或狹窄;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宮內節育器下移或位置變動導致避孕失敗;輸卵管周圍有腫瘤壓迫等原因發生。
宮外孕是可以預防的,最主要是要注意個人衛生(性衛生),減少婦科炎癥,若有輸卵管炎必須徹底治療。放置宮內節育器者應定期檢查;若有停經史、伴有下腹隱痛者,不能亂服止血藥,應及時就醫。
三、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急性的炎癥稱急性盆腔炎。
⊙表現:下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至寒戰、高熱、頭痛、食欲不振。
⊙衡量標準:主要表現為腹痛,如有膿腫形成,可有下腹包塊及局部壓迫刺激癥狀,如膀胱刺激癥狀和直腸刺激癥狀,呈持續性。
⊙原因:女性生殖道有比較完善的防御機能,但當機體免疫力低下,內分泌水平變化或外來不良因素破壞了這種防御機能時,原有的一些常住菌群就可能引起感染。
細菌由子宮破損處侵入,病人出現下腹疼痛及發熱,若炎癥向子宮深層擴散,往往伴隨腹部劇痛以及寒戰、高熱。經期衛生不良、經期性交、盆腔其他器官發生了炎癥,或原來有慢性盆腔炎而近期身體抵抗力有所下降也可能造成急性盆腔炎的發作。
⊙排卵性腹痛:少女或育齡婦女兩次月經之間,即相當于排卵的時候,發生腹痛,一兩天后則會自行停止。婦科將這種腹痛稱為“排卵性腹痛”或“排卵期腹痛”。
⊙表現:有些少女在月經干凈以后半個月總是出現腹痛的現象,一般表現為隱痛或脹痛,時間較短。
⊙衡量標準:因兩側卵巢輪換排卵,故腹痛便在兩側下腹輪流發生,有時伴有出血。
⊙原因:女性自月經來潮后,卵巢便每月有一個成熟的卵子排出。卵巢就會發生纖維組織的破裂,偶爾也會使小的血管和神經受損產生疼痛。
此外,排卵時卵細胞里有少量液體自行溢出進入腹腔,刺激腹膜,也會引起腹痛。有20%存在排卵性腹痛的患者可同時發生排卵性出血,但出血量不多,持續時間短。排卵性腹痛,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患者不必為此驚慌擔憂,隨著年齡的增加,癥狀會逐漸減小。
五、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生長能力及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部位者,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表現:出現痛經、月經失調、不孕、發燒、性交痛和急性腹痛等癥狀。
⊙衡量標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
⊙原因:疼痛隨病變的加重逐漸加劇的漸進性痛經是本病的特點。由于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屑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腹腔,種植于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產生疼痛。
內異癥患者多發年齡25~49歲,與初潮年齡相關,初潮年齡小,經血返流早,內膜種植機會多。本病的不孕發生率為20%~66%,所以應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視。
⊙生殖器惡性腫瘤:由生殖系統引發的細胞不正常分裂,額外的大量細胞就形成腫瘤,惡性腫瘤就是我們所說的癌癥。
⊙表象:突發性下腹劇烈疼痛,惡心、嘔吐,伴有壓痛。
⊙衡量標準:開始發病時病側下腹突然發生劇痛,此時能觸及明顯包塊。
⊙真相深究:蒂扭轉是卵巢腫瘤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常見腫瘤,多發生于20~50歲,約10%的卵巢腫瘤可發生扭轉。
惡性卵巢腫瘤的早期也多無自覺癥狀,但因腫瘤生長速度較快,很快就可能出現腹脹、腹部不適等癥狀。
當惡性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或與盆腔其他組織發生粘連或壓迫神經時,可引起持續性劇烈腹痛、腰痛及坐骨神經痛,當發生惡性腫瘤廣泛種植時,腹痛波及到下腹部。
因此,女性出現腹部疼痛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切莫拖延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