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的西藥
氣血不足在醫學領域對應多種病理狀態,西醫主要通過糾正貧血或改善營養不良進行治療。臨床上不存在直接"補氣血"的西藥概念,但可根據病因選用針對性藥物。
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補充鐵劑,常用藥物包括硫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和琥珀酸亞鐵。巨幼細胞性貧血需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12制劑,如甲鈷胺、腺苷鈷胺等。慢性病性貧血需治療基礎疾病,必要時使用重組人促紅素等造血刺激因子。部分營養吸收障礙患者需補充復合維生素或鋅劑。藥物治療需嚴格遵循適應證,過量補鐵可能引發消化道不適,維生素B12注射可能誘發過敏反應,促紅素使用需監測血紅蛋白水平。
建議氣血不足者保持均衡飲食,適量攝入紅肉、動物肝臟及深色蔬菜。避免長期節食或偏食,規律作息并適度運動。出現持續乏力、心悸等癥狀應及時進行血常規、鐵代謝等檢查。任何藥物使用前需經專業醫師評估,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制定個體化方案,不可自行購買補充劑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