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通常以屈光度是否≤-0.50D作為判斷標準,但需結合散瞳驗光結果綜合分析。兒童青少年睫狀肌調節能力較強時,需排除假性近視可能。
1、真性近視
當眼睛在調節放松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折射后形成的焦點落在視網膜前方,且屈光度數≥-0.50D時可確診。這種情況與角膜曲率過大或眼軸過長等器質性改變有關,表現為看遠模糊、瞇眼等癥狀。
2、假性近視
多見于用眼過度的青少年,因睫狀肌持續痙攣導致暫時性屈光力增強,裸眼視力下降但散瞳后屈光度恢復正常。此類人群通過視覺訓練、減少近距離用眼等措施可改善。
3、高度近視
當屈光度超過-6.00D時屬于病理性近視,可能伴隨視網膜變薄、脈絡膜萎縮等眼底病變,此類患者需每年進行眼底檢查,避免劇烈運動。
建議發現視力下降時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醫學驗光,12歲以下兒童建議使用阿托品散瞳驗光排除調節因素干擾。確診真性近視后應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等矯正方式,同時保持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